当歼-20、歼-35A和歼-16共同在北京通州的天空中翱翔时,这不仅是一次惊艳的编队飞行,更展示了中国空军未来作战核心力量的立体图景。曾经作为绝对主力的歼-10C、歼-16和歼-20嘉信资本,如今已悄然变成“4剑客”编队,其锋芒直指顶尖对手,甚至暗示着一种“无敌”的格局。
中国空军正式迈入“双隐身战机时代”。歼-35A与歼-20的混编,绝非简单组合。歼-20凭借强悍的态势感知与超音速机动能力,负责掌控高空制空权;而歼-35A则专注于中低空制空和对地/海精确打击,并在电子战和指挥控制无人僚机方面展现独特价值。两者相辅相成,构成了令任何对手生畏的组合。相比美国的F-35,歼-35在隐身与超音速飞行和机动性上有明显优势。预计5年内将有150架、到2035年达到500架歼-35系列服役,与歼-20形成强大的“高低搭配”体系。
嘉信资本
在隐身双雄身后,歼-16以其无可匹敌的载弹量和强大的航程,成为编队中的“力量担当”。它承担着隐身战机撕开敌方防线后的致命一击,实施远程精确打击,覆盖陆海空各类高价值目标。歼-16的存在确保了整个编队拥有从体系破击到彻底摧毁的完整作战链条。与隐身战机协同作战,将信息优势瞬间转化为毁灭性的火力优势。
“4剑客”的强大远不止于隐身与火力,其背后是高度融合的“超态势感知”网络。歼-20作为顶尖的信息节点,结合歼-35A的分布式传感能力以及编队内高速数据链的无缝连接,编织起一张覆盖广阔空域的无形天网。这赋予了编队先敌发现、先敌决策、先敌攻击的绝对主动权。
如此配置的混编梯队,瞄准的是全球最顶尖的空中力量。隐身突防、远程重击、全域感知,每一项能力都直指未来高端空战的核心。随着美国空军的衰落,中国空军此时出现的双隐身编队和更新版“4剑客”,代表的不仅是装备的飞跃,更是作战理念与战略能力的质变。
尽管歼-10C依然重要,但中国空军的剑锋已然淬炼升级。当歼-20、歼-35A、歼-16和歼-10C组成的新“4剑客”翱翔天际,亚太乃至全球空权格局的规则都将由这支兼具尖端隐身、毁灭性打击与全域掌控能力的空中力量重新定义。他们所瞄准的不仅是最强对手嘉信资本,更是一个由实力守护的全新秩序。
博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