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“家门口”就业铺就致富路(主题)涨停吧
——洪雅县精准服务为特色产业与以工代赈注入就业动能(副题)
眉山日报 眉山融媒记者 罗思源 文/图
盛夏时节,洪雅大地绿意盎然,处处涌动着增收致富的活力。近日,在四川省洪雅县柳江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工地上,村民鲁方云抹了把额头的汗珠,望着身后日渐成型的产业路,脸上笑意盈盈:“不用外出务工了,现在在家门口一天能挣200元,既能照顾老人孩子,又能为家乡修路,这日子踏实!”而在该县余坪镇黄里村的万亩藤椒基地里,村民李淑兰正穿梭在翠绿的藤椒树丛中,灵巧的双手快速采摘着饱满的果实,“今年我们家仅摘藤椒就能收入3万多元,这藤椒树就是我们的‘摇钱树’!”
涨停吧
装运藤椒。
生动的就业图景背后,是洪雅县人社部门精准服务的暖心实践。近年来,洪雅县紧扣“生态优先、产业兴县”发展路径,将就业服务与特色产业发展、以工代赈项目深度融合,通过激活基层就业服务终端和三级劳务服务体系效能,为脱贫劳动力、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编织起一张坚实的“家门口”就业保障网。
在柳江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现场,机器轰鸣中透着忙碌的喜悦。这条总投资454万元、全长4.9公里的新(扩)建农村产业道路,不仅是当地乡村发展的“致富路”,更是当地群众的“增收路”。该县人社局提前与项目方精准对接,全程参与务工人员组织、技能培训等环节,最终组织299名本地劳动力参与建设,其中就业困难人员224人、脱贫劳动力23人,帮助群众增收120余万元。
“我们不仅要让群众挣到钱,更要让大家学到技术。”该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针对项目建设需求,他们联合项目方开展砌筑、路面施工等技能培训,让务工群众在务工过程中掌握一技之长。
据了解,项目完工后将彻底解决周边2000余亩林竹运输难题,为后续产业发展筑牢基础。
循着阵阵椒香走进余坪镇黄里村,万亩藤椒基地里红绿相间的果实挂满枝头,采摘的村民们穿梭其间,构成一幅丰收画卷。
洪雅县是“中国藤椒之乡”,当前3.5万亩藤椒进入采摘季。在藤椒采摘季节,洪雅县人社局迅速动员各镇劳务专合社行动起来,组织大量农民工、脱贫劳动力服务藤椒产业。据介绍,在全县范围内,各级劳务专合社和劳务经纪人联动发力,今年共组织了5600余名劳动力投入藤椒采摘、分拣等环节。余坪镇蜀乡源劳务专合社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丰收账:“今年我们组织了1050名村民参与采摘,预计人均增收1800元,总增收达189万元。”
这些新鲜采摘的藤椒不仅撑起了村民的“钱袋子”,更通过幺麻子等龙头企业的精深加工,变成了飘香海内外的藤椒油、复合调味料。如今,洪雅藤椒年产值已突破6亿元,从田间采摘到车间加工的完整产业链,为当地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就业岗位。
立足“茶、竹、椒、乳、药”五大特色产业涨停吧,洪雅县正全力推进“一杯茶、一根竹、一树椒”特色产业提升工程。该县人社局主动作为,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到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:以工代赈项目为乡村基础设施“强筋健骨”,特色产业发展为群众就业“添砖加瓦”。如今的洪雅,从山间茶园到竹林深处,从椒田地头到加工车间,“家门口”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,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。该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县将继续紧扣产业发展脉搏,充分发挥基层就业服务网络作用,聚焦就业困难人员、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,打造更多元、更高质量的就业增收通道,让返乡就业创业的活力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能,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博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